每當端午節到來就有划龍舟比賽,這是從小就知道的事情。我們知道古時候,人們把五月當成毒月。因為正值春夏交替時節,梅雨季節來臨使得濕氣重,所以病媒蚊特別容易造成人體不適。所以五月人稱毒月,民間也就用艾草、香包來達到驅邪避兇之用了!那為什麼要划龍舟呢?原來當初屈原投江的時候,得知消息的民眾划船趕來在汨羅江尋找。為了怕屈原被魚吃掉了,所以也邊在江中投擲包米用葉子包的飯團。這也就是划龍舟跟肉粽的由來!
划龍舟比賽流傳至今已經有200年歷史了,每個時期跟地區性的不同所衍生出的方式均不盡相同。也因為歷史悠久,更具有紀念價值,所以也逐漸發展成國際邀請賽的方式。划龍舟比賽可以表現出團隊合作的精神與耐力,鍛鍊一個人的堅強體魄與意志力,因此在台灣各縣市的主要河川都可以看到。一年一度的盛況,各家媒體都會趁勢報導一番。
![]() |
划龍舟比賽同樣受到外國人的喜愛,因為不同於獨木舟的方式,而是要齊心協力才能完成。因此,外國人特別喜愛我們的龍舟比賽。
划龍舟的規則是根據地區性去定的,人數、性別、距離及方法等等。其實划龍舟比賽的民俗意義大於實質上的名次,真正令人覺得難忘的我想是在賽前準備吧。每個選手卯足全力練習,不斷增加團隊精神,更可以訓練堅強的意志力,這是再多獎金也買不到的喔。佳節活動能夠參與盛事,我想每個人都會覺得很有意義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