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|||
|
Adonis很喜歡西螺這個地方,對哪裡有一種很特殊的情感。每一寸土地都散發出濃濃的鄉土情懷。現在台灣已經很少以農、漁、牧業為主的縣市了!每次開車往返北高兩地,都會特別繞到西螺大橋附近去。吃個"九層粿"或者買一堆好吃好甜的水果回家。
西螺大橋是以前為了輸送農作物的重要交通要道。由於只有兩線道通行,地方政府極力推動新橋的建設,一方面也保留舊西螺大橋的原始風貌,對於觀光與農作物推廣更深具意義。我記的每年都有舉辦農產品博覽會供大家參觀,學校也藉此達到育教娛樂的目的!
西螺風情_西螺大橋小檔案
西螺大橋雄跨濁水溪之上,起自雲林縣西螺鎮,止於彰化縣水尾村,全長計有1.93公里,對輸運南北交通,功不可沒。西螺大橋的興建,是在民國26年發包,但因中日戰爭、珍珠港事變的發生,使工程停停建建,未能完成。光復後,政府繼續興建,於民國41年5月29日正式開工,不到7個月就全部完成,於同年12月全部完工,翌年1月28日正式通車。
全長1939公尺,淨高4.3公尺,橋面寬約7.3公尺採華倫氏穿式,鋼鐵作架,水泥作墩,桁樑引孔,舊時曾附設台糖的小火車軌道,形成火車與汽車並行的奇觀。西螺大橋為當時最長的鐵橋,號稱「遠東第一大橋」。
西螺大橋興建過程可分為日據時代橋墩及光復後橋面兩部分,早期的橋墩工程。橋墩的建造是先以鐵枝綁出橢圓形空心板模,灌漿以後再進行抽沙及施加重量,使板模自然下陷,經過數次反覆施工後才完成深達二樓高的基樁,由此即不難了解當年三十二座橋墩,為何需要耗時兩年時間才得以完成。
西螺交通資訊高鐵:高鐵嘉義站下車,轉搭接駁車至延平老街方向。 西螺特色小吃蔭油、西螺米及西瓜、黃記九層粿、手工麻油、西螺三角大水餃。 黃記九層粿:西螺鎮建興路286號 |
早期的西螺文風鼎盛,位於文昌路的「振文書院」,為早期文人雅士聚會之所。走進這座有著180多年歷史的書院,清幽的環境中,典藏了許多西螺珍貴的文化資產,書院的前埕有字紙亭(又稱敬字亭),拜殿、正殿的木雕裝飾也是特色,特別的是,通樑下方的「鰲龍」木雕,為振文書院所特有的雕飾,有「獨占鰲頭」之意。振文書院由內政部名定為國家三級古蹟,來到這裡,一股思古幽情油然而起。
Adonis還是學生的時候,還特別交代朋友幫我求一個考試順利的願呢!
緊鄰濁水溪的西螺古鎮,據說還藏著台灣武林傳奇人物阿善師嫡傳的南少林派武術,充滿電影裡行俠仗義黃飛鴻的風範。走訪一趟西螺這個傳說中的台灣武林聖地,想找看看今天的台灣到底有沒有像黃飛鴻一樣的武林俠士。百年之後卻在墓碑刻字上改姓張;懷抱著探奇的心情,去探探西螺傳奇裡「生廖死張」的真相。
崇遠堂華麗氣派
坐落在一片綠野平疇之間的崇遠堂,是早期移民西螺人數最多的廖姓宗族的家祠。乾隆年間從福建詔安移民西螺經商的廖姓家族,先祖原本姓張,入贅廖家之後便改姓,直到往生才改回張姓。
這支家族在故鄉有祖訓七條,稱之為「七崁」,七崁之首便是「生廖死張,曰張廖」;當年渡海移民西螺的廖家人承襲祖訓,也把七崁之名帶到西螺,人稱「西螺七崁」。
「西螺廖一半、鹿港施一半……」,說明著「張廖」家族後代移民西螺之後的人丁昌盛。的確,修建得氣派華美、維護得整潔不染的這座家祠,一眼就讓人感受到後代子孫的慎重行儀以及事業有成。
資料來源:Yahoo知識家
早期農業社會,大多數的人生病的時候還是以中藥為主。他們相信中藥可以滋陰補陽,不會像西藥一樣會殘留不健康的物質在體內。西螺鎮上最有名氣的一家中藥行就是祺安堂。老闆跟老闆娘人都很親切,藥材品質也都嚴格把關。祺安堂秉持著為患者提供最有療效的藥材;最精確的用藥量來經營。雖沒有很顯目的招牌,但卻能夠深根蒂固在地方上深受好評!
地址: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348號
電話:(05)5860363
有空不彷到西螺走走!好山好水還有好味~~ Adonis在此也分享我找到的資料跟紀錄的經驗給大家!如果有任何不正確的地方,也請大家將正確的訊息傳達給我。參觀一下贊助商的廣告等同給Adonis最大的支持!謝謝!